肩周炎的病因病机课程
〖概述〗
肩周炎俗称“漏肩风" ,又称为冻结肩 ,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以50 岁左右发病者居多 ,故又称为“五十肩"。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其关节囊较松弛 , 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依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 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 ,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 , 加之肩关节在工作和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 , 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摩擦挤压 ,故易发生慢性劳损。 肩周炎形成后其主要特点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肩部感受风寒所致,故又称为“漏肩风”。又因为患病后肩关节僵硬,关节活动不灵活,好像冻结了一样,所以又称它为“冻结肩”、“肩凝症”等,病情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患上肩周炎后只要正确认真地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则完全有康复的可能。
〖病因病机〗
盂肱关节周围结构的炎性改变,常可成为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在初发病时如能积极合理地治疗,消除炎性病变,即可早期治愈不再继续发展,如未能得到有效治疗 ,其炎性病变蔓延扩散 ,可侵犯至关节囊 、韧带等附近软组织。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也常累及 ,并逐渐转变为慢性肩周炎。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骨骼、关节囊、肌肉 、肌腱、韧带等所有机体组织,都有一个自然退变的过程 ,但同一个体各组织的退变程度是不同步的,各个组织器官的退变在个体之间也会有着较大的差异, 就肩关节而言, 目前已知的肱二头肌腱鞘炎、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等病变与退变因素有关,而这些疾病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均可引起肩周炎的形成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长期劳累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 、肌腱、韧带和软组织慢性损伤 ,也是引起肩周炎的主要因素之一。 肩周炎往往在肱二头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肌腱炎等软组织劳损性、炎性病变或外伤、受寒的基础上发病。上述诸因素所造成的韧带、肌腱、关节囊的充血水肿、渗出、增厚等炎性改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久而久之则发生粘连、僵化。同时患肩的保护性的活动限制或长期固定,促进了粘连的形成,最终导致肩关节活动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
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是肩周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初起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缓慢起病,以后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的酸痛,常以夜间或静止时更为明显,所以说疼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部分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阴雨天气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剧,多数位于肩前外侧,可放射到肘、手及颈肩区。肩部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明显,以肩外展、外旋、后伸受限为主。严重时肩部处于内旋位,甚至可伴有肌肉萎缩肩关节前、外、后方均有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尤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腱沟为甚,少数呈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性压痛。病情长且得不到及时治疗的可发生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关节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凸起,上举不便,后伸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随着病情进展,由于肩关节长期处于锁定状态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冻肩”现象,甚至连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一些简单的动作也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一、 小六合肩周炎组方:艮位、巽位、坤位、曲池。
方义详解:
艮卦属阳明应手,艮为山,卦性为止,阳明经络循肩而上。配合坤、巽两卦治疗肩周炎当会有很好的疗效。坤卦应脾,主四肢、肌肉。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亦为小六合针法的通关穴之一,具有疏通经络,宣通气血的功效。
二、超微针刀治肩周炎的5个点:
1.肩胛骨内上角点
2.大结节点
3.小结节点
4.喙突点
5.盂下结节点
2018-03-07 20: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