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针灸资料

   

前  言

 

在当今许多脉法教学都是以形态、意象脉为主,只能告诉我们诊断出结果,没有告诉我们诊断过程。在学习时模糊难以把握。也就说是说诊断清楚病在哪里,但是没有解决方案,也就是如何治疗没有。即提出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当今学习完脉法针灸以后以出现了瓶颈。

教脉法的书深奥难懂,文言文,让学习脉法针灸的朋友很难理解。

在内经远古时代以农耕为主,生产力与现代比较及不发达。在医学史上为什么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中医学说?我个人认为是我们自已出了问题。就脉法针灸学习中的几个问题提出探讨。

胡超伟老师脉法针灸,首创脉法针灸体系。将传统脉法发展为涵溉经络、脏腑、气血,辩证脉法、疾病脉法、精神性格脉法等完整的脉像针灸学科诊断治疗体系。是医学诊断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演变为生物精神社会医学模式,在临床上胡老师可以通过指下脉像收集经络疾病、精神性格及家庭情况等信息进行诊断治疗。达到凭脉诊治疾病。胡老师的脉法深入浅出,且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只要会摸现代西医的心跳脉就能学好脉法针灸,值得一学。经参加培训的许多学员都受益受益匪浅或成为当地的名医。

胡老师的脉法针灸虽根植于《内经》、《难经》、《扁鹊阴阳脉法》等古脉法,但深入浅出,简单通俗易懂。诊断特点,以博动脉为主,形态脉为辅,在寸、关、尺脉,上下、内外、左右,有序分布着几十个候诊部位,一病一脉,各司其位,简洁明了,涵溉全身经络脏腑器官,以八纲定位,升降出入,特定穴治疗,以平脉为评判标准,取穴少(1-3个穴位),治疗时间短(1-3分钟),不留针,疗效立竿见影。将传统的针炙刺激量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对中风急、慢性期的脉诊脉像,识别血压数值的高低,检查牙齿的好坏。预见感昌发烧几日能痊愈。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肥大,辨膜病变等脉像,呼吸,消化骨骼,软组织病变,肝胆疾患,各类结石,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各种囊肿、肿瘤等疾病通过学习还能够深窥患者的内心深处的疾患,并给予调整。

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自成一家。应用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将古老的脉法进行量化,标准化,用中医思维使中医现代化,焕发出现代的青春气息。

2016年8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化”》明确指出:今后五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服务可行性,可及性明显改善,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育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系更加建全,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经络系统简表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十二经脉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经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附属部分

                     十二皮部

经络系统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十五络脉

           络脉     浮络

                    孙络

 

 

 

 十二经络表里关系

 

              

                           

        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内经》指出“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关于脏腑经络的关系,清代薛生白作了明确的说明。他指出:“藏府者,经络之根本;经络者,藏府之枝叶”。脏腑与经络,同为一体,一标一本。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骨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阴经井穴为木,荥穴为火,输穴为土,经穴为金,合穴为水;阳经井穴为金,荥穴为水,输穴为木,经穴为火,合穴为土。

应用: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身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腧穴的概论

(一)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于体表的部位。简单说,腧穴就是针灸施术的部位,它是体表一些特定的点或孔隙,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使内外表里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具有输注气血,反应疾病、扶正祛邪的作用。

(二)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

2.经外奇穴  凡未归属于十四经脉,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的腧穴,

            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3.阿是穴    凡既无具体名称、固定部位,也无固定主治,而是以疾病局部或其

            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的,称为阿是穴。

(三)腧穴的治疗作用

1.近治作用  能治疗腧穴所在部位的病证,包括深层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例如,上腹部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穴,均能治疗胃痛、呕吐等胃腑的病证。

2.远治作用 是腧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远隔部位的病证,其规律是越是远端的腧穴,所治疗的部位越远、病证范围越广泛,有的腧穴还可治疗全身的病证,这种特点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尤为显著。

3.特殊作用

双向调节作用  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如天枢穴,泄泻时针刺可止泻;便秘时针刺又能通便。

相对的特异性  可以治疗相同的病证,但疗效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穴位有相对的特异性。

特定穴特定主治  例如原穴、背俞穴以治疗五脏疾患为主;下合穴、募穴 以治疗六腑疾患为主;郄穴治疗急性病症;络穴治疗慢性疾患及表里两经病。

4.预防作用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时期就有未病先防的思想。  

(四)腧穴的主治规律

     1.分经主治  概括起来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2.分部主治  首先是穴位所在,主治所在,此外,还有一部分腧穴能够治疗其他病证。

五腧穴

手足三阴三阳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即井、荥,输、经、合五穴,统称“五输穴”。古人把十二经脉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并将“井、荥、腧、经、合”五个名称分别冠之于五个特定穴,即组成了五腧穴。五腧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其经气初出。“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腧”,有腧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渐深;腧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其经气渐盛。“经”,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腧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五腧穴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腧”之称。

 

 五腧穴与五行关系

        井   荥   输   经   合

阳经    金   水   木   火   土

阴经    木   火   土   金   水

                     

 阴经五输穴表

经脉      井()    ()      ()      ()       ()

手太阴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厥阴    中冲     劳宫       大凌        间使        曲泽

手少阴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足太阴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足厥阴    大墩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足少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阳经五输穴

经脉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手阳明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手少阳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手太阳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足阳明       厉兑         内庭         险谷         解溪         足三里

足少阳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足太阳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1.原穴、络穴
    十二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部位,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腧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腧为原”,“阴经之腧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腧穴中的腧穴之后,即另置一原。原穴是正经元气出入的总开关  12条正经上各有一个原穴,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元气指人的先天之气,所有的脏腑及经络都必须要得到元气的滋养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十二经原穴歌《针灸大全》

甲出丘墟乙太冲,丙居腕骨是原中,

丁出神门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

己出太白庚合谷,辛原本出太渊同,

壬归京骨阳池穴,癸出太溪大陵中。

 

2.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共有十六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12经脉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12经脉

井穴

荥穴

经穴

合穴

原穴

络穴

郄穴

 

手太阴肺经

少商穴

鱼际穴

经渠穴

尺泽穴

太渊穴

列缺穴

孔最穴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穴

劳宫穴

间使穴

曲泽穴

大陵穴

内关穴

郄门穴

 

手少阴心经

少冲穴

少府穴

灵道穴

少海穴

神门穴

通里穴

阴郄穴

 

足太阴脾经

隐白穴

大都穴

商丘穴

阴陵泉穴

太白穴

公孙穴

地机穴

 

足厥经肝经

大敦穴

行间穴

中封穴

曲泉穴

太冲穴

蠡沟穴

中都穴

 

足少阴肾经

涌泉穴

然谷穴

复溜穴

阴谷穴

太溪穴

大钟穴

水泉穴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穴

二间穴

阳溪穴

曲池穴

合谷穴

偏历穴

温溜穴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穴

液门穴

支沟穴

天井穴

阳池穴

外关穴

会宗穴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穴

前谷穴

阳谷穴

小海穴

腕谷穴

支正穴

养老穴

 

足阳明胃经

厉兑穴

内庭穴

解溪穴

足三里穴

冲阳穴

丰隆穴

梁丘穴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穴

侠溪穴

阳辅穴

阳陵泉穴

丘墟穴

光明穴

外丘穴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穴

足通谷穴

昆仑穴

委中穴

京骨穴

飞扬穴

金门穴

 

 

    合穴在经络上是入海口的意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合治内府。内腑就是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当它们出了问题,通常都要通过合穴来治疗。比如说胃气不足了,一般就是在足三里穴上贴甘草来培补。甘草的艮土之性通过合穴进入同属艮土的胃,同气相求,就能让胃得到补益。

3.下合穴
    六脏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六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4.八会穴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5.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6.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 (crossing point)。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3.五行

    "",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之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五行的特性是:(1"木日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之义。(2"火日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火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3"土爱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五行以土为贵。(4"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5"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由此可以看出,医学上所说的五行,不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五行生克制化: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五行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相生规律:相生即递相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则木为火之母;"我"生者土,火能生土,则土为火之子。余可类推。
   2)相克规律: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抑制之意。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这种克制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的。木得金敛,则木不过散;水得火伏,则火不过炎;土得木疏,则土不过湿;金得火温,则金不过收;水得土渗,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用。
  在上述生克关系中,任何一行皆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二四个方面的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水,"我生"者火;"克我"者金,"我克"者土。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密切关联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事物就会过度亢盛而失去稳定与平衡。 

所谓五行,即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谓生就是有益,促进,帮助的意思。同时这五者之间又存在着相克的关系,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谓相克就是损害,不利的意思。

 

五行与五方·五常·五戒·五脏·五毒的关系

五行

五方

东方

南方

中央

西方

北方

五常

五戒

五脏

五毒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数理

—1、6      火—2、7     木—3、8     金—4、9     土—5、10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方向

—主西方    木—主东方    水—主北方    火—主南方     土—中央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天气

—燥    木—风    水—寒   火--暑   土—湿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颜色

—白色      木—青色       水—黑色      火—赤色      土—黄色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身体

——皮、鼻孔、肺脏、大肠       木——筋、眼睛、肝、胆  

——骨、耳朵、肾脏、膀胱      火——脉、舌头、心脏、小肠   

——肉、嘴巴、脾脏、胃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脉的部位可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其中常用的是寸口诊法和腹诊。寸口位于两手腕后桡动脉搏起动处,分为寸、关、尺三部。掌后高骨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口脉可分候脏腑之气,左寸候心,小肠; 左关候肝、胆; 左尺候肾、膀胱; 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 右尺候肾。
切脉应注意时间、姿势、指法。时间应选在清晨病人未活动时,若病人活动,应休息15分钟左右再进行脉诊。病人可坐位或卧位,手臂伸平,手心向上,使手臂与心脏接近于同一水平。切诊时,三指要同时切脉,用力要平衡,由轻到重,分为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指力。诊脉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脘腹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脐上属胃,脐下属肠,大腹属脾,脐腹属肾,少腹属肝。通过手指的触摸、按压可了解局部的冷热、软硬、胀满、肿块及压痛等情况,有助于了解脏腑的病情。一般以触摸、按压虚里穴(心夹搏动处)诊断病况。
虚损病证:跳动明显,按之搏指。
肺气虚证:跳动散漫而数
肝气郁滞:两胁胀痛,痛处按此连彼。
肝虚:胁痛喜按,胁下按之空虚无力。
瘀血:胁下肿块,刺痛拒按,痛处不移。
肝癌:胁下肿块,按之表面凹凸不平,则应警惕肝癌。
肝气犯胃:胃部胀痛,按之旁及两胁。
胃寒:胃痛骤烈,疼痛拒按,发冷怯寒。
气虚:胃腹痛经久不愈,按之痛缓或痛止。
:腹痛喜暖喜按,按腹软无力。
:腹痛胀满拒按,按腹充实,叩之声音重浊,或按之有包块不移者。

历史

    "诊脉"。谓手按病人腕部脉搏以察病情。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甚至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他把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并不确切。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古,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做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史记》记载的另一位名医淳于意(又叫仓公,约前205-?)就曾跟从他的老师公乘阳庆学习脉法达三年之久,并且接受了公乘阳庆传给他的《扁鹊脉书》。从《史记》记载的淳于意看病的"诊籍"(病案)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看病必先诊脉。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综合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书中把脉分为二十四种,对每种脉象作了说明,并且叙述了各种切脉方法和多种杂病的脉症,把脉诊和病症进一步结合起来,使脉学成为更加实际的学问。此后,我国古代脉学著述不断增多。许多名医都精通脉学,例如,明代的李时珍对脉学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公元1564)等书。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以前脉学著述已不下一百多种。其中虽有重复,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国古代脉学的发展。

 方法

诊脉又称切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病变,血脉运行诊脉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相关,病位浅在表则脉浮,病位深在里则脉沉;疾病性质属寒则脉迟,属热则脉数 ;邪气盛则脉实 ,正气虚则脉虚。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如久病脉缓,是胃气渐复病情向愈之兆 ;久病脉洪 ,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候;若脉急数,烦躁,则病进。脉诊的方法有 3:①遍诊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见三部九候)三部脉诊法。即察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其中以寸口候十二经,以人迎、趺阳分候胃气,也有加上足少阴 (太溪穴)以候肾的。寸口诊法。即诊察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 。遍诊法和三部脉诊法已很少采用,只在危急的病证和两手无脉时才诊察人迎、趺阳、太溪,以确定胃肾之气的存亡。

1. 时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经络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但也不是说其 他时间就不能诊脉,汪机认为:"若遇有病,则随时皆可以诊,不必以平旦为拘也。"总的来说,诊脉时要求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诊室也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病人情绪的波动,并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在特殊情况下应随时随地诊察病人,又不必拘泥于这些条件。

2. 体位:要让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布枕,以便于切脉。不正确的体位,会影响局部气血的运行而影响脉象。

3. 指法: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如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且易哭闹,不合作。

4. 举按寻:这是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探索脉象的一种手法。滑伯仁《诊家枢要》说:"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叫举,又叫浮取或轻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叫按,又叫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轻不重,还可亦轻亦重,以委曲求之叫寻。因此诊脉必须注意体会举、按、寻之间的脉象变化。此外,当三部脉有独异时,还必须逐渐挪移指位,内外推寻。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取之义。

5. 平息:一呼一吸叫做一息,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如脉之迟数,均以息计。另外,还提示医生诊脉时,要虚心冷静,思想集中,全神贯注 地体会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6. 五十动: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即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其意义是:一方面借以了解脉搏跳动五十次中有没有出现结 、代、促脉。但必要时可以延至第二第三个五十动,总以达到辨清脉象为目的,所以每次候脉时间以3~5分钟为宜;另一方面,又提醒医生诊脉时不得三举两按草率从事。

 有效治疗

    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切脉的观察

    脉诊要求医生有解剖生理学等有关知识。这方面,我国古代有许多可贵的记述。

    第一,关于心脏、血液和血管的关系。脉和血液以及心脏的关系极其密切。《内经》明诊脉确记述说:"藏血,脉之气也"(《平人气象论));"五脏所主,心主脉(《宣明五气);一切血液和血管都受心脏控制;血管是血液流行的处所;心和脉是相合的;心气绝了,脉就不通,脉不通,血就不流;

脉道通了,血气才流行。它明确指出脉是血脉,发源于心,脉搏是心脏功能的具体表现。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内经》已经记述了血液循环的概念,如说,饮食经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而传到肝脏,由肝传到心,由心传到肺,又由肺传到心,然后输布精气于脏腑皮毛(《经脉别论》:"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樟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含精,行气于府。");并且说脉管的血循环不停地流着,上下相贯,如环无端,等等。这种认识虽是初步的,甚至是带有某些想像成分,但是它体现了古代医家对于循环生理学的认识,并为古代脉诊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第二,关于血液速度的认识。我国古代医家已经注意到血流速度问题。《难经》说:人一呼,脉管中的血液流行三寸;一吸,也流行三寸;一呼一吸,共流行六寸。("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这种认识尽管很不精确,却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血液速度是血液循环状态的一种重要指标,现代医生为心血管系统病人做临床检查,也把测定大、小循环的时间当作一种常规。

    第三,关于呼吸和脉搏频率关系的认识。《内经》上说:人一呼,脉跳两次,一吸,脉又跳两次,一呼一吸,脉跳四次。(《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这样,连续计数,以每分钟呼吸十八次计算,一分钟脉就跳七十二次。这里不仅明确指出了脉搏和呼吸的关系,而且知道呼吸和脉搏频率是一和四之比,和现代生理学所观察的是一致的。此外,《内经》还记述了脉搏和呼吸次数之间的比例改变是一种不正常现象:指出人一呼脉只跳一次,一吸脉只跳一次,以及人一呼脉跳动三次,一吸脉跳动三次,都是病态。("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日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日病温,尺不热脉滑日痛风,脉涩日痹。")我们知道,脉搏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反映心脏和肺脏功能之间的关系。临床上不难观察到,由于肺循环和动脉血液缺氧引起心跳节律不齐、脉搏的性状因之改变的情况。

    第四,关于切脉部位的认识。切脉的部位,在我国古代有一段侦变过程。先后有过"遍身诊"、"三部诊"和"寸口诊"。起初,主要是"遍身诊",就是按摸全身从头到脚可以触摸到的动脉,包括头、颈、两颊动脉,上肢的挠动脉,下肢的烃后、足背、腘、股动脉。这些部位的动脉都在体表,或贴于骨上和皮下。《内经》记述的切脉,主要就是"遍身诊"。"遍身诊"又叫"三部九候"诊。"三部诊",是诊头部的人迎(颖颓动脉)、腕部的寸口(挠动脉)和足部的跌阳(足背动脉)。寸口诊就是切摸两手掌后突起(挠骨茎突)的挠动脉,即所谓"独取寸口",这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寸口是人体经脉的会合处,诊寸口可以了解人体气血的情况。这种方法,《内经》已有记述,以后的《难经》、《脉经》等书所记述的主要就是寸口诊,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遍身诊"后来已不常用,甚至不用。其实,这种方法即使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我们知道,血液在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波叫脉波,脉波通过动脉管传到周身。脉波的形状随循环系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它反映心脏的情况,也反映动脉管的弹性情况。所以,观察全身各处的脉搏形状,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诊断体征。例如,主要由于主动脉弓等有关动脉发生病变而造戌的"无脉症",因肢体积血,可使上肢和下肢的一些动脉搏减弱或消失。对这样的病人进行"遍身诊",就可以帮助了解他的血管的病理情况。又如对心脏病人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用"遍身诊"也很有意义。

    第五,对和切脉有关因素的认识,《内经》说,诊脉要常在清早,这时人的阴气未动,阳气未乱,才可以查出不正常的脉。又说脉应四时气候而变动;并指出诊脉要注意人的性格的勇怯,骨肉皮肤的质地,"形之肥瘦",人的精神因素等情况,认为惊恐、忧虑、动静都会使脉发生变化。以后的脉书,在这一方面的论述更加全面。诸如男女长幼高矮等等都在注意之列。现代生理学证明。人类心脏的活动(心搏率、心血输出量等),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以心血输出量来说,在十分静止的状况下,如清晨初醒尚未起床,人的心血输出量就相当恒定。又如人的正常心搏频率,不但男女有差异,长幼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在同一天内,也常因体态的改变、活动的多少以及精神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异。可见,古人对和切脉有关因素的观察是很细致的,因为这时分辨正常脉和病脉是很有关系的。

意义

    我国古代医家很注意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认为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的属性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以及测知病因、病位和判断预后。正如《内经·灵枢经·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是说,脉诊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处理百病,调理虚实。《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善诊者察色按脉,………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这就是说,从脉象的权衡规矩,可以识别疾病所主的脏腑;从病人的脉象去辨别浮沉滑涩,可以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这是从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的观点出发的,而这种整体观点又是以经络学说作为基础的。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朕骨节,把全身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脉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从脉象的变化可以察知内在的变化。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人体内部的变化会在外部表现出来。

    脉搏是循环机能的综合表现。脉象的情况因循环系统的情况改变而不同。心脏主动脉活瓣是否健全,心跳是否合乎节律,以及动脉的弹性怎样,都可以通过脉搏诊出。不仅如此,由于循坏系统和身体各内脏都有密切关系,组织代谢的任何变化都会给血液循环以一定影响,而机体的重要疾病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所以,脉象不单单反映循环系统的变化,还反映其他构脏和系统的变化。例如,许多疾病都和血液戍分的改变有关,发烧、发炎时,血液中的白血球数相应增加;肝癌、糖尿病等疾患,都能使血液戌分起变化,从而导致血流速度等方面的改变,并引起脉象的变化。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关系更加密切。例如,由于血管壁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当有些疾病引起这两种神经的变化时,血管就受影响,从而引起脉象的改变。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医学强调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是有依据的,只不过古人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有像今天这样的认识罢了。

    所谓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感觉出来的脉搏形象,它包括动脉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速率的快慢、强度的大小、节律的均匀与否等等。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节律均匀的,称作"平脉"(正常脉象)。有病时的脉象叫做病脉。不同的病症常出现不同的脉象。我国古代医家对于脉象的研究是很细致的。《内经》已经记有十多种脉象,《脉经》总结了二十四种,以后的脉书甚至记述多达三十多种或更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施发的《察病揩南》(公元1241年)一书,载有三十三幅脉象图,很是生动有趣。近代用科学仪器描绘脉象,是法国生理学家马雷(1830-1904)在公元1860年发明脉搏描记器以后才实现的。我国古代医家能在他几

    百年前凭手指感觉和想像,绘出那么多脉象,是世界脉学史上罕见的。

    古代文献所记的常用脉象约二十多种,如浮、沉、迟、数、滑、涩、虚、实、儒、芤、缓、弱、结、代、促、紧、弦、洪、细、微等等。现仅举其中几种为例,简略介绍一下。

脉象图

    """"在《内经》中已有记载,《难经》、《伤寒论》上也都有所论述。它们反映脉位。所谓脉位,就是用手指端去切脉所觉察出的脉搏表现最明显的部位。""是指用手指轻按就可觉察脉搏、重按反而减弱的脉象,主要表明病在"",常见于外感病初起,机体和外界致病因素(外邪)相杭争于肌表。在生理病理上,这多由心搏排血量增加、血循环加速、血管弹性阻力降低、挠动脉充盈度增大所致。相反,""却是指轻按不能觉察、重按才能察清胁脉象,主要表明病在"",阳气衰微,常见于心脏病患者。在生理病理上,这多因心搏排血量减低、血压下降、末梢动脉血减少、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所形成。

    """"是《内经》等古典文献早有记述的脉象。这两种脉象反映脉搏的速率。""脉是指一息脉跳四次以下(每分钟不足六十次),表明病属""性,机体气血运行不正常。现代医学研究,它在生理病理上多因迷走神经兴奋增高、心房心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的变化所形成。""脉和它相反,它快于正常脉跳而呈一息五次以上(每分钟九十次以上),常见于""症,主要反映机体功能亢进等情况。

    ""脉反映脉搏的节律。《内经》已有记述。《脉经》说它是跳动几次之后中止几次再跳的脉象。这是一种慢而有规则间歇的脉,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二联脉、三联脉、四联脉,多见于代谢机能发生障碍的心脏病人、严重心力衰竭或机体讥能陷于危极时期的病人。《内经》指出这种脉说明脏气衰弱,和现代医学的说法一致。

    """"主要表现脉波形态,就是脉搏升降速度的异常变化。""脉在《内经》中已有记述,《脉经》中描述为往来"流利展转",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它"如珠之动"。这种脉常见于痰喘咳逆、蓄血、实热等症。在生理病理上,多因代谢旺盛、血管舒缩都快、血流通畅等情况所形成,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动脉硬化等症。妇女妊娠三个月后,因血容量和排出量增加、血流加速等因素,常有""脉,不属病脉。古代中医就认识通过察脉可判断妊娠,是有一定道理的。""脉正好相反,是脉搏来去艰涩的脉象。这种脉"往来蹇滞,行而多碍",《内经·脉要稍微论》中说"涩则心痛"。这种脉有虚实之分。虚的多表明气血亏损,实的多表明有气、食、痰等阻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在生理病理上,这主要是由于心脏排血量减低、血流减慢等情况所形成,常见于贫血、失血以及心机能不全等症。

    古人还总结有"诸病宜忌脉",如"中毒宜洪大,忌细微;腹内有蓄血宜弦滑,忌弱小:中风宜迟浮,忌急实大数;"等等。还总结有"脉象常见主症",如"沉脉为里,有力为里实,无力里虚;沉紧冷痛:沉缓寒湿:沉迟病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气郁;"等等。这些对于诊断上辨别病因、病症类型、病症的机转和预后等等,都是有价值的。

    当然,脉诊不能代替一切诊断手段。《内经》、《伤寒论》也早已指出,切脉必须配合全面观察,主张"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进行辨证论治,反对只靠脉诊一项来断定疾病

     

   中医把脉不是说把手放在脉跳的位置就成了,除了位置正确外,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是把脉的八个步骤。

中医把脉之八个要点

    千百年来中医诊病就像一场考试,求诊的人在医生面前把手一伸,医生摸摸左手脉,摸摸右手脉,看看舌苔,反复询问病人症状、感觉,然后大夫就会将患者的病证清清楚楚地讲出来,如果患者信服,这场考试就算通过了。医生是如何通过摸脉来判断病证的呢?

    专家指导说将自己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放在右手手腕后寸口的位置,感觉脉搏的活动。

    首先感觉到脉搏的位置,有的轻轻一摸就能摸到,有的却需要用力才能摸到,这就分出了浮脉和沉脉。

    第二点是脉搏的力度,搏动有力为实脉,无力的则为虚脉。

    第三点是脉搏的频率,健康人在一呼一吸之间脉搏应搏动4次,不足4次为迟脉,超过5次不足7次为数脉。

    第四点是脉搏的紧张度,如果按下去,感觉像按在琴弦上,强而硬,为弦脉。如果感觉松弛和缓则为缓脉。

    第五点是脉搏的均匀度,节律是否均匀,力度、大小是否一致,节律不均匀的就有促脉、结脉、代脉,力度、大小不均匀的有微脉、散脉等。

    第六点是脉搏的流利度,也就是脉搏来势的流畅程度,脉来圆滑流利为滑脉,往来艰涩为涩脉。

    第七点是脉搏的长度,也就是手指能够感觉到的脉动的轴向范围的长短,分为长脉和短脉。

第八点是脉搏的宽度,即手指能够感觉到的脉动的径向范围大小,分为大脉和细脉。

《难经》六十八难

曰:五脏六腑,皆有井、荥、俞、经、合,皆何所主?
然:经言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

六、《难经》之论针法 六十九难

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何谓也?
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 

 

附常用穴位图

      

       

                                        

   

                                               

 

2019-05-30 15:54:33

北京世纪一康医学研究中心

本中心于2002年经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严格审核批准成立。是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疼痛医学分会(国家二级学会)和中国中医三分钟儿童推拿分会(国家二级学会)的会长单位。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依托首都联合各地教授、专家、学者,开展中医技术培训工作。

本中心建立了由全国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医学研究课题小组,发掘、整理民间绝技良方,推广基层适宜诊疗技术,开展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传承和弘扬现代中医药的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本中心拥有近20年的专业医学培训经验,从全国遴选国内权威专家、医学技术发明人、学科带头人……组成授课团队。以临床疗效为根本,以塑造名医为理念,以服务各医疗体系医生为宗旨,以振兴中医为己任。立志于发展医疗培训事业,推动医疗技术水平提升,选择疗效显著的实用技术,培养医学精英,解除患者病痛。一康坚持用心做事,诚信为本,务实工作。创立 “一康培训”品牌。

联系我们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8号
咨询电话: 010-69712370

   
   
张老师:电话 18911068668
    微信 18911068668
    

主办:北京世纪一康医学研究中心

扫一扫加个人微信索取学习资料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世纪一康医学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0494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51892号

关键字:超微针刀 脉法针灸 五行六气针 马氏真法 柔性正骨 五运六气
描述:超微针刀,胡超伟,脉法针灸培训,五行六气针,马氏真法培训,电话18911068668北京一康培训,小小方培训班,
Powered by 蓝琥珀 evoCMS